視頻:為平息爭議臺灣“核四”停工封存:臺電可能面臨破產危機  來源:上海東方高清
  中新網4月29日電 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絕食反核,“一石激起千層浪”,再次掀起臺灣島內的反核浪潮。境外媒體分析稱,這是繼反服貿活動後又一波大型“占領”運動,成為台拼經濟的攔路虎。浩大的抗議聲浪,亦再為臺灣選戰蓄勢。分析指,島內反核浪潮如雪球般越滾越大。臺灣的營商環境越來越令人憂慮。
  臺灣經歷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,促成能源多元化政策,“行政院”在1980年通過了臺灣電力公司的核四建議。不過,三十多年來,經歷過切爾諾貝利和福島兩次核電廠災難,核四停停建建,多番延宕,投產期推遲到2015年,現時首個發電機組已經大致落成,正接受安全檢查施工調校。
  台拼經濟再遇“反核”攔路虎
  加拿大《星島日報》社論文章稱,臺灣民眾要求停建第四座核電廠(下文簡稱“核四”),是繼反服貿“太陽花活動”後又一波大型“占領”運動,成為台拼經濟的攔路虎。浩大的抗議聲浪,亦再為臺灣選戰蓄勢。這次大型“占領”運動,與此前旨在反對《兩岸服務貿易協議》的“太陽花活動”,兩次群眾活動令執政國民黨的民望雪上加霜,而臺灣經濟民生則為此付出代價。
  文章表示,服貿爭議已經窒礙臺灣經濟發展機遇,核四之爭又為工業前途投下陰影。阻攔者現時重點是透過阻礙施政來凸顯當局“無能”,以增加自己取而代之的機會。至於這些爭議可能出現的爛攤子,萬一自己登場要如何收拾?迄今尚未見到反對派向公眾作相關解畫。
  香港《文彙報》29日評論認為,在當局疲於奔命、四處“滅火”的狀態中,臺灣的地區經濟發展成了紙上談兵。按照目前年均不足2%的經濟增速,及外部動能不足的現狀無法得到改變,經濟萎靡的現狀短時間內難以改變,對於朝野政黨,都是需要直面的困境,即便民進黨也無法置身事外。民進黨如此短視的政治操作,打著“愛台”的幌子行“害台”之不義之舉,最終恐怕只是兩敗俱傷,陷臺灣於一蹶不振之地。
  “拼衝突”嚇跑投資者
  香港大公報29日評論文章稱,臺灣的營商環境越來越令人憂慮。史無前例的占領“立法院”事件雖然落幕,但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生效之日遙遙無期。然而,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。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絕食反核,“一石激起千層浪”,再次掀起島內的反核浪潮,而且如雪球般越滾越大。
  文章指出,日前反核團體接連發起大規模的游行示威,甚至霸占臺北車站附近的交通要道,癱瘓臺北市的交通中樞。這是今年自反服貿協議以來,島內又一起警民激烈衝突事件。俗話說“好事不出門,壞事傳千里”,臺灣近來引起海內外媒體關註的事件多是抗議、示威、衝突,讓人在擔憂島內社會秩序的同時,更質疑臺灣社會拼經濟的決心。
  文章認為,拼經濟可謂臺灣社會的當務之急。但近來在民進黨政客的煽動和操控之下,臺灣社會卻是“拼游行”、“拼示威”、“拼衝突”,非理性的聲浪占了上風。反服貿和反核四雖然是不同的議題,但都攸關臺灣經濟:反服貿讓外資擔心臺灣是否反對經濟自由化,而反核則使投資者憂慮臺灣的“非核”環境能否支撐各項生產建設。此種種疑慮,都將使投資者卻步。
  退讓並不能達成“核解”
  香港《明報》29日報道稱,馬英九在反核民眾的壓力下,前日邀集執政縣市首長談核電四廠議題,會後宣佈達成兩項共識,即日起核四一號機組不施工、安檢後封存,二號機組全部停工。“行政院長”江宜樺解釋稱,有關核四共識未違反去年的朝野協商,也非重大政策變更,“核四廠這些機組的封存跟停工,並不是停建核四,更不是廢棄核四”。他指這是在社會各界未形成共識,或是透過“公投”方式做成具有最高民意決定前,希望替下一代保留選擇空間。
  香港《文彙報》29日評論認為,“封存”核四,“行政院長”江宜樺稱這是當局在合法狀態下的最大讓步。從服貿的逐條審查,到核四全面停工,馬當局陷入壓力一大就退縮的被動局面。但這波反核四運動從公共政策議題,外溢成政治議題,國民黨的一再退讓,並不能換來朝野“核”解,相反,民進黨沒有打算停下緊逼步伐,在“核四特別公投條例”再闢戰場已經無法避免。
  評論稱,從一開始,民進黨就打著讓“反核”的星星之火迅速燎原的如意算盤。即便沒有龍潭,民進黨也會尋找和製造其他話題延續“反核”浪潮,以在社會的不安與動蕩中,進一步挑戰低民望的國民黨當局的正當性。
  評論指出,國民黨的退讓真的能給動蕩的時局“止血”嗎?核四議題的退讓,缺電對民生和工業領域可能造成的影響,亦有詳盡的數據評估。
  臺灣何來如此多的街頭運動?
  臺灣《聯合報》29日社論文章表示,連月來的臺灣,每天都是以街頭抗議為主戲,臺灣政治險象環生。文章認為,街頭的呼聲四起,正是由於體制內的機構遲遲無法解決島內的政策問題,民眾感到不耐,才會走向街頭。長期以來,一般民眾或許習慣了藍綠政黨的吵吵鬧鬧;然而,當年復一年都在爭執同樣的議題卻始終找不出解決途徑,不論這樣的朝野“共業”是三七開或五五波,人民已經沒有耐性再聽雙方的指控與托詞。
  社論稱,群眾運動雖能對社會人心及秩序造成強烈衝擊,卻終非解決政策爭議的有效手段。就未上街民眾的立場看,這一個多月的街頭騷動,便更令人感到鬱悶與苦澀。臺灣若是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,“立法院”、“行政院”何以可隨便任群眾攻占,而警方還必須站在門外幫他們維護安全?這種“鄉愿治島”術,要如何維持秩序?又要如何維持人民對公權力的敬意?
  社論指出,一個多月來,人們看到群眾現場無數的警察垂頭無語、勞而無功,看到民眾追著“立委”和官員叫罵,看到當局不能動彈,看到當局決策被街頭標語推著走,每一幕都令人痛心!這是臺灣自豪的民主嗎?  (原標題:境外媒體:臺灣再遇反核攔路虎 當局退讓無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g52ogiu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